孟子_告子章句上第八节读解

查阅典籍:《孟子》——「孟子·告子章句上第八节」原文

  孟子再次强调“人性本善”,并以山举例说明,任何一座山都能长草木,但为什么很多山是光秃秃的呢?那是人们砍伐的结果!弗洛伊德的“压抑”论就是阐述这个问题的。任何一个人都有善心,但为什么很多人变成坏人了呢?那是社会环境(风俗习惯)的束缚、社会行为规范的束缚所造成的!是父母的管教约束,是宗教对肉体快感的恫吓,是哲学对理智生活的推崇!如果,“苟得其养,无物不长”,那么被损害的人性就会得到恢复。但是如果长期反复糟蹋人的善良本性,“苟失其养,无物不消”,那么人就会变成丧尽天良的恶魔禽兽。所以,培养人的善心,人们就会有善良的行为方式。人们丧失了善心,也就丧失了善良的行为方式。所以孟子特别引了孔子的一句话,善心,把握住就能存留,舍弃就会消亡;进出没有一定,也就是没有树立起善恶是非曲直观念,就不知道过去的了。而不知道过去的,就意味着没有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,而没有过去的历史经验,也就会失去将来。

  孟子曰:“牛山之木尝美矣,以其郊于大国也,斧斤伐之,可以为美乎?是其日夜之所息,雨露之所润,非无萌櫱之生焉,牛羊又从而牧之,是以若彼濯濯也。人见其濯濯也,以为未尝有材焉,此岂山之性也哉?

  虽存乎人者,岂无仁义之心哉?其所以放其良心者,亦犹斧斤之于木也,旦旦而伐之,可以为美乎?其日夜之所息,平旦之气,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,则其旦昼之所为,有梏亡之矣。梏之反覆,则其夜气不足以存;夜气不足以存,则其违禽兽不远矣。人见其禽兽也,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,是岂人之情也哉?

  故苟得其养,无物不长;苟失其养,无物不消。孔子曰:‘操则存,舍则亡;出入无时,莫知其乡。’惟心之谓与?”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sc.yzqx.net/wenzhang/1322.html

古文典籍

热门名句